老年消费一直是消费矛盾比较突出的领域,部分不法商家瞄准了老年人的心理弱点,通过“优惠促销”、“授课讲座”等推销手段,提供所谓的免费体验、多买多赠等方式,对老年人进行洗脑式消费宣传,不仅给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,甚至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都带来很大伤害。
消协总结出以下保健品推销套路,提醒老年消费者擦亮眼睛,避免掉进不法商家的陷阱:
拆招:保健品推销套路
一、开展健康讲座,通过赠送小礼品吸引老年人参与,讲座上“专家”、“名医”、“某协会人员”等会无中生有或故意夸大老人身体隐患,制造恐慌。对老年人进行洗脑后,进行保健品销售。
二、销售人员会告知老年消费者近期正好有“优惠促销”活动,不买后期就会涨价,且现在购买将赠送多样赠品,赠品多以其他“高价值”保健品、旅游、体检服务为噱头。
三、打着“高科技”(纳米、量子、磁场、生物、电、基因、干细胞等)的旗号,为保健品穿上了华丽的“外衣”,忽悠老人不断地掏腰包。
四、谎称保健品采用天然名贵药材和秘方,不打针、不吃药、不复发,高血压、血管硬化、糖尿病、痛风等老年人通病都适用,甚至癌症都能根治,无效或不满意立即退款。
五、往往子女的真心话未必合老人“心意”,平时又缺乏沟通,不法商家以一对一的贴心跟进服务,不停上门拜访、关爱生活、赠送礼物,投其所好说贴心话,展开“亲情攻势”获得老人信任,阻隔子女声音,进而推销产品。
支招:科学选购保健品
一、多看一些法治类的报刊、节目,了解相关知识,增强自身的防御能力,凡事多询问子女,听听年轻人的判断,加强沟通。
二、正确识别保健食品批准文号,一眼明辨真伪,别误当药吃延误治疗,同时保健品食用适量,别当普通食品吃。
三、保健品广告有规定,慎防虚假宣传误导,“根治”“疗效最佳”等疗效和绝对用语、学术机构或患者等名义作证明的,“康复”和“消失”等断言字眼的,统统属于违法广告。
四、到合法正规渠道科学理性地选购适合自己、真正需要的保健品,网络、电视广播等虚拟渠道购买保健品风险较大。
五、如发现假冒或不合格保健食品、有涉嫌虚假保健品宣传等等的情况,消费者应保留购买的票据、实物包装等凭证,并记录销售公司名称地址等相关信息,尽可能有录音、录像等相关证据,及时进行举报、投诉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