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2021年7月20日,常州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70万户,达70.03万户。其中,各类企业23.38万户,个体工商户46.34万户,农民专业合作社0.31万户。自2017年12月底我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50万户以来,短短3年半的时间,我市市场主体总量分别跨越60万户、70万户大关,“企业开办”平均用时则从2018年2.81个工作日、2019年1.85个工作日逐步提升至2020年1.28个工作日,到2021年1-6月,仅0.67个工作日,其中75.3%的企业实现全流程0.5个工作日开办,这是我市近年来部门联动、同心戮力,全力打造全国最优营商环境城市的显著成效之一。
一是全面实现线上“全链通办”。2019年,全面上线“全链通企业综合服务平台”。涉企登记部门间数据共享、系统无缝对接。推出“互联网+公章刻制”、“互联网+银行开户”服务。全面实施名称自主申报,畅通“网上办”、“掌上办”、“预约办”、“邮政办”等“四办”便捷通道,引导企业采用“不见面审批”办理相关业务。
二是全面实现线下“专区一次办”。在市、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“企业开办专区”,同步向开发园区、镇(街道)延伸设置,企业登记、公章刻制、银行开户以及涉税事项办理等相关部门集中入驻,形成“一支队伍代办”、“一个平台登录”、“一套表格申请”、“一个窗口受理”、“一套班子审核”、“一个系统评价”为一体的市场准入集成办理机制,实现企业开办“只进一门、只对一窗、只跑一次”。专区还引入商业银行入驻,免费为新办法人企业刻制三枚印章,切实减轻企业开办费用负担。2020年7月企业开办专区设立至今,共为2万多家新设企业减免了近700万元的公章刻制费用。
三是搭建企业端无障碍准营平台,推动快速准入向准入即准营延伸。2020年,设立“证照分离”改革专班,全力破解企业“准入不准营”难题,按照“证照联动”小闭环、“审管联动”大闭环的目标,形成“信息联通”“审管联动”“联合监管”“联合惩戒”,“减时间、减材料、减环节、减跑动次数”等“四联四减”常州模式,并创新推出了“证照分离工作应用平台”,有效推进了登记、监管、信用等信息的双告知、双提醒、双反馈,实现了改革各事项的闭环。2021年,成立“证照分离”工作领导小组,持续有序、深入高效地推进我市“证照分离”改革全覆盖,推进“照后减证”和简化审批,持续降低企业准营难度。
四是打造区域间无障碍准入通道,促进跨区通办向跨省通办迈进。于2018年在江苏省率先开展“一城通办”登记模式,在市、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置“一城通办”企业登记专窗,实现了
“远程事项就近办”“跨区事项一窗办”“跨层事项一处办”。构建“一城通办”业务系统,实现“自主申请、一网流转、核准发照、档案移交”电子化流转,切实提高审批效率。在此基础上,2020年依托省政务服务平台,加强与周边城市沟通协作,专人负责,深入探索“省内通办”“跨省通办”企业登记模式,切实解决办事群众“多地跑、时间长、成本高”等实际问题。目前,已实现异地收件、异地审核、异地打照。“省内通办”“跨省通办”件全部1日办结。(行政服务处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