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7日,《常州日报》和常观以《我市新增一个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》为题刊发报道。
本报讯 15日,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新一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名单,我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功通过备案,为全市构建高水平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再添新动能。
截至目前,全市已建成8个省级以上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,其中包括3个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,认定总数位居全省第三。
近年来,我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创新引领服务升级,紧密对接我市“1028”重点产业体系,推出“企业体检”“微导航”“产业智库”等一系列精准化、特色化的信息服务产品,深入开展产业专利导航分析,连续5年,每年发布3项导航研究成果。聚焦合成生物、氢能等关键领域,编撰《产业化前沿技术资讯》,完成深度知识产权分析报告20余份,并定期发布海外知识产权资讯与风险预警,为优化区域产业布局、确立技术攻关方向以及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信息支撑。
据悉,为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,我市一体化推进线上线下“常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”建设,同步出台《常州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若干政策(2025—2027年)》,支持有条件的辖市、区建设省级以上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,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的可及性和便利化,不断强化对区域重点产业的公共服务支撑。(于董艳 常市监)
|